守护保护地外的自然,从农田和城市做起 | 2023「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系列研讨会首场回顾
对benben
9月20日,在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UN Decade)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泰公益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的2023首场系列研讨会:昆蒙框架下农田与城市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会议得到食通社和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和UN Decade协调员纳塔利娅·阿列克谢耶娃(Natalia Alekseeva)到场致辞。
本次会议正式启动了针对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挑战的专项行动计划:“促进中国生态友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该项目由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食通社联合牵头,入选了“2021-2030年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内在中国初步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方协作机制。会上分享了项目阶段性产出报告《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机遇与展望》和《自下而上的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的发现和建议(请点击预告贴拉到文末扫码下载报告摘要)。对本次研讨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回看。
开幕&致辞
房志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房志对来自保护界、学术界、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工作成效表示肯定和祝贺,并简要介绍了昆蒙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达成后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展,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城市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点领域,加强政策协调和资源调配,推动提高城市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对于增强气候韧性的正向作用。
房志副秘书长发言现场
纳塔利娅·阿列克谢耶娃 UN Decade协调员
纳塔利娅介绍了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肯定了中国生态恢复的开展效果,并表示本次研讨会和启动的挑战将促进对一些新议题和实践的关注,未来期待更多中国伙伴的加入,UN Decade也将帮助大家在国际的平台上交流合作和推广。
纳塔利娅·阿列克谢耶娃发言现场
韦晔 华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2020年开始,华泰和山水在“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以ESG为纽带促进多方跨界合作,推动“资本向善,自然向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3030目标,即2030年,30%陆地以及30%海洋面积得到有效保护,仅靠目前法定保护地依然存在巨大的空缺,“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将持续为各界搭建对话合作平台,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其他有效区域的保护。
点击图片查看第二届「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回顾
昆蒙框架下保护地外的保护
保护地外的保护:实施《昆蒙框架》
2030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的目标
吕植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
研究中心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吕植老师介绍了“昆蒙框架”2030年的23个中期目标和2050年的四个长远目标。其中,2030行动目标2、3、7、10、12、14与OECM(其他有效的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直接相关。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目标都是相互关联的,都是为了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点击阅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3030目标”)。
“昆蒙框架”2030年的23个中期目标、
2050年的四个长远目标(右下方框),图源:吕植老师ppt
吕植老师指出,我国的陆地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海洋自然保护地小于管辖海域面积的5%,还没有达到2030行动目标3中30%的目标,因此推动保护地外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OECM的灵活性在于它的主体功能可以不是保护,而是生产或居住,在生产或居住的同时开展保护行动,所以OECM落脚在有效的保护措施上。从这一点来看,OECM比自然保护地体系更有包容性,其保护行为的主体是自下而上,有充分自主性的。
中国已经有一些潜在的OECM,一是生态保护红线(包括国家级各部门生态工程项目地),二是社区保护地,三是志愿性保护地,四和五是自然友好农田、城市近自然绿地,农田和城市处在水热条件优良的地理区域内,只要有条件,生物多样性就可以恢复。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政策非常严格,农田就是农田,保护地就是保护地。如果要实现OECM,需要有更包容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并且OECM也应有更加中国本土化的翻译,比如“包容性地域保护机制”。
保护城市和农田可以达成综合的多重的效益,比如人类健康收益,社区受益、社会关系受益等等,图源:吕植老师ppt
自然友好农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程琛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
“促进中国生态友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挑战计划的项目协调人程琛说道:农业用地占据了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的30%,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经适应或依赖于农田生境。然而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正面临着土地利用变化和化学合成品带来的严峻挑战。为了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加快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农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半自然栖息地急需得到关注、保护与修复。
在挑战计划的启动仪式上,她介绍该项目的目标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将生态友好农业/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实践纳入主流。”项目计划逐步了解我国生态友好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挑战;收集实践案例,共同制定生态系统修复指南;以及搭建起社区行动者、农民、非政府组织、学术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交流机制。三个牵头机构将与UN Decade深入合作,发挥所长,连接不同的领域,共同推动主流化。
启动仪式海报
OECM和农业生物多样性
从社区保护地的角度探索保护,利用和适应
宋一青 中国科学院UNEP- IEMP高级研究员、
农民种子网络发起人
宋一青老师指出,我们可持续的未来需要确保人类与生物多样性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这不仅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包括传统生态文化系统。许多传统农耕社区在世代与自然的相互适应中,既创造了独特、可持续的社会生态景观,也证明了农业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协同增效和应对。要想在OECM的框架下实现有效保护,首先应当认可和恢复这些传统农耕体系中的生态文化多样性,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化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创新。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之收集老种子,图为石头城种子库收集的玉米老品种,图源:农民种子网络
对研究者、保护组织和发展组织来说,这意味着除单一的保护视角外,还应从社会生态(social ecologic)框架出发,理解和加强农村社区传统生态文化及农业的多功能性。支持农村社区的种质资源在地活态保护及利用案例,即从实践层面为农业多功能性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很好的阐释。最后,宋一青老师呼吁各方促进各学科群体的联合,在气候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交叉点合作协同发力,以有效推动OECM及昆蒙框架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SDG目标的实现。
云南丽江石头城的妇女育种家,图源:农民种子网络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机遇与展望
胡若成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胡若成介绍了阶段性报告《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机遇与展望2023(征求意见稿)》。报告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数据、政策体系和在地实践经验,提出在我国建立自然友好的农业生产体系,是一个现实而有意义的举措,不仅有助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农业的可持续性,而且对构建一个健康、多功能的食物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在一些高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地区尝试建立农业OECM体系,也对我国昆蒙框架3030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报告还发现中国长期的农业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智慧和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农业实践,大量野生生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国的农田景观,并将农田作为重要的栖息地加以利用,因此在中国探索尝试农田与生物多样性共享土地,建立多功能性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是有可能的。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在政策与法律体系、监测评估指标、多方治理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空缺。
建立自然友好农田:现行政策与实践的空缺
农民为什么愿意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王泽恩 食通社
近年来,多种类型的基于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友好农田实践也有长足发展。王泽恩在《自下而上的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分享了国内8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农业实践案例,涵盖个体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组织、乡村社区和县域等保护主体,他们在保护农田物种多样性、土壤生物多样性、遗传及种质资源多样性方面均有经验和贡献。
实践案例主要包括农民基于传统知识、基础科学和切身观察,自发探索的自然友好农业实践,如北京天福园生物多样性农庄和新疆桃花石生态农园;也有在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机构协助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实践,如云南省丽江石头城参与式选育种团队和河北省涉县王金庄村旱作梯田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以及陕西洋县以政府为主导的有机产业与朱鹮保护相结合的新型保护模式。
北京天福园生物多样性农庄,图源:食通社
这些案例是了解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现状的窗口,更为未来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协同效应、完善政策与法律体系、建立监测评估指标、搭建农业生物多样性多方治理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最后,案例集指出,为了更好地激发农民和农村社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体意识,需要来自政策、科研和市场的系统性支持。
新疆桃花石生态农园,图源:食通社
近自然城市绿地: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
在人类世做自然保护
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案例
张宸瑜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城市团队
张宸瑜介绍,山水曾参与北京市林业碳汇与国际合作事务中心的“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公众自然教育示范项目”(“自然北京项目”),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展保护和恢复实践,涵盖人工林、人工湿地以及平原与建成区城市绿地等典型城市及周边生态系统。2019年至今,团队与京西林场合作,尝试近自然的经营方法,通过疏伐模拟自然演替过程,实施小范围的“开林窗”措施,促进单一树种人工造林地的植被演替(点击阅读保护机构老想砍树,你能理解吗?)。自2020年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城市团队的建议下,尝试以留野和近自然的管理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点击阅读北京奥森:整点“活”让城市公园活起来)类似这样的工作探索了人类生产生活与生物多样性共存的可能性。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芦苇轮割,秋季(左)保留远端的芦苇,轮流割除路两侧5米内,春季(右)保留湖心岛的芦苇,轮流移除冬季留存的芦苇。图源:一只橙鱼,谭羚迪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宸瑜指出,像人工林、人工湿地、城市绿地等受人类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作为自然栖息地的价值仍应该得到重视,在管理与维护中可以适当纳入对生物多样性的考量,恢复这些区域作为栖息地的功能。这些案例为生物多样性的兼容性保护提供了参考。
“貉口普查”
基于公民科学的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王放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放分享了在上海开展的基于公民科学的“貉口普查”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项目。2019年至今,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上海市林业总站、科学顾问及数百名公民科学家一起对上海全境的貉密度进行了调查,在上海市各大公园、绿地和开放式休闲林地等野生动物可能栖息的城市空间布设超过200台次红外相机,辅助监测上海的生物多样性。并通过问卷调查、科普宣传等方式了解居民态度并普及人貉共处的注意事项等。(点击阅读上海“貉口普查” | 有貉小区平均10.82只,猫粮与垃圾管理影响“拥貉数量”)
几十只貉在上海游荡,来源:王放
2021年,该项目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2023年,该项目入选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优秀实践案例。这一实践表明“近自然城市绿地”可以成为城市中生活的植物、昆虫、鸟类和小型兽类非常重要的栖息地。通过政府主管部门、非政府机构联合城市居民和自然爱好者共同参与,建立更多“近自然城市绿地”以及有效的保护机制,将会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很大的增量。
貉口普查志愿者们合影,图源:王放
以自然群落演替营造可持续城市
郭陶然 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
郭陶然介绍了其团队在上海市利用乡土植物群落开展的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城市荒野自2015年开始在上海浦东进行了“宜嘉苑生态保育区项目”,经过人工引入乡土植物和自然演替过程,宜嘉苑的生物群落从早期的先锋物种为主逐渐过渡到演替中期的物种为主,修复后园内记录到260种乡土植物和180种本土动物,土壤肥力也开始有了改善。
水系四季的变化,来源:城市荒野工作室
郭陶然指出,城市这个地方,不单只是人的生存的空间,也是人和野生动植物共同生存的空间。城市生态修复需要系统性的支持,然而当前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缺乏生态学的观念和评价标准,既有的基础数据、研究资料也相当匮乏。郭陶然团队的实践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提供了重要的样本。(点击阅读保护生物多样性丨“生态之城”的倡议者与建设者——记郭陶然与城市荒野工作室)
生态修复项目的功能分区,图源:城市荒野工作室
圆桌论坛
昆蒙框架中的恢复目标和保护目标
如何用实践来回应?
彭奎、房志、宋一青、王放
在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主任彭奎主持的圆桌讨论中,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就各自的实践内容如何回应昆蒙框架中的保护目标和恢复目标展开了交流。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老师表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一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支持重点,同时开放合作,引导关注相对薄弱的议题,如海洋保护等,来平衡热点与非热点物种的保护投入。而在保护地外做保护,需要重视与政府及社区的合作,从而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UNEP-IEMP高级研究员、农民种子网络发起人宋一青老师表示农民种子网络致力于老种子的保护和利用,其核心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目前正积极寻求与多方的交叉合作,希望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气候适应能力和食品安全三个方向努力。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放老师表示上海的貉口调查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上海市政府、复旦大学、山水和诸多志愿者真诚开放的合作,各自发挥特长。保护地外的保护需要各方真诚地坐在一起讨论,同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留下说“不”的空间和余地。
圆桌讨论现场
-END-
文字整理、编辑/林希颖、CC、陈文静、赵博雅
排版/赵博雅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
识别下图二维码 加入山水月捐人
点击👇阅读原文回看